课程编号:18122230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原理2/The Theory Of Public Building Design
课程总学时/学分:24/1.5(其中理论24学时,实验0学时)
适用专业:建筑学
一、课程简介
《建筑设计原理2》是建筑学专业必修课程。建筑设计原理是阐述建筑设计理论、设计方法以及设计实践应用的综合性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作为建筑的一种类型-公共建筑,乃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环境和场所,在城市建设中公共建筑居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因而它是一项社会性、艺术性、技术性等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工作。课程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建筑观,了解公共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并将它与建筑设计课程结合起来,使之对学生的方案构思和具体设计问题的处理有所帮助。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目标:
目标1:掌握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原理;
目标2:掌握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原理;
目标3:掌握公共建筑的造型艺术原理;
目标4:掌握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原理;
目标5:掌握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原理。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与目标的关系
序号 | 课程 目标 | 知识 模块 | 教学内容 | 授课课时 | 教学方法 |
1 | 目标1 |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 1.1 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2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 1.3 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 | 4 | 课堂讲授 |
2 | 目标2 |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 2.1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2.2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2.3 公共建筑的人流聚集与疏散 | 4 | 课堂讲授 |
3 | 目标3 | 公共建筑的造型艺术 | 3.1 公共建筑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 3.2 室内空间环境艺术 3.3 室外空间环境艺术 | 4 | 课堂讲授 |
4 | 目标4 | 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 4.1 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4.2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 4.3 公共建筑的经济分析 | 6 | 课堂讲授 |
5 | 目标5 |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 | 5.1 分隔性的空间组合 5.2 室内空间环境艺术 5.3 室外空间环境艺术 5.4 高层性的空间组合 5.5 综合性的空间组合 | 6 | 课堂讲授 |
四、实验或上机内容
无
五、思政知识点
1.知识点一
1.1总体环境布局:通过对总体环境布局意义的讲述,对北京和平宾馆、故宫空间序列、留园入口空间序列等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建国初期经典建筑、古代传统建筑和古典园林优秀的设计手法,通过提问、研讨等方式吧建筑师职业责任感、传统建筑文化有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建立面向国家、民族、人民的基本设计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牢固建立文化自信。
2.知识点二
2.1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通过调研长沙博物馆新老两馆,在对照中总结不同时期空间造型演变及共同精神内涵,体会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公共建筑呈现出更多的民主性和开放性,为使用者服务的人性化设计逐渐居于主流。
五、考试目的
《建筑设计原理2》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以及造型艺术问题的初步掌握,了解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了解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了解各种类型的公共建筑优秀案例。
六、考核标准
1.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序号 | 知识模块 | 考核内容 | 考核 要求 | 分值 |
1 |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 1.1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2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 1.3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 | 1. 掌握和了解公共建筑设计在功能与经济、功能与美观以及经济与美观等内外因素的相互关系 2. 在总体环境布局中能考虑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和依照构思意图创造环境并了解公共建筑设计中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方法 | 15% |
2 |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 2.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 2.2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2.3公共建筑的人流聚集与疏散 | 1. 了解公共建筑空间的三大组成部分 2. 掌握分析空间组合中的水平交通与分析空间组合中的交通枢纽 | 20% |
3 | 公共建筑的造型艺术问题 | 3.1公共建筑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 3.2室内空间环境艺术 3.3室外空间环境艺术 | 1. 了解公共建筑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室内空间、室外体形 2. 了解结合民族形式、地域文化、构图技巧、形式美规律等公共建筑设计中的造型艺术问题 3. 掌握一般公共建筑的造型原理 | 20% |
4 | 公共建筑的技术经济问题分析 | 4.1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 4.2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 4.3公共建筑的经济分析 | 1. 了解建筑组合空间体形中,除了需要满足功能与审美的要求之外,还需要符合经济实用的原则 2. 掌握公共建筑设计与结构技术、设备技术的关系,可以作出初步的公共建筑经济分析 | 15% |
5 |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 | 5.1分隔性的空间组合 5.2连续性的空间组合 5.3观演性的空间组合 5.4高层性的空间组合 5.5综合性的空间组合 | 1.掌握公共建筑功能分析、艺术构思、结构选型、设备布置、经济分析、总体空间环境布局的基础上,能运用建筑的各种空间组合方式进行设计工作 2.掌握从具体的建筑类型中总结公共建筑的发展规律,能追寻到国内外公共建筑设计先进理念,运用至具体建筑设计中 | 30% |
2.题目类型及分值分布
(1)选择题,30%
(2)名词解释,15%
(3)简答题,20%
(4)作图题,15%
(5)论述分析题,20%
3.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本课程成绩为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由至少三次考勤和两次小作业组成,缺勤两次或迟到三次则无平时成绩。
(1)考试方法:院系统考、闭卷
(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3)考试时间:100分钟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06
[2] 北田静男,周伊.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04
[3] 刘云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07
[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资料集(第3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12
[5]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3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07
[6]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05
执笔人:张昉 2021年09月28日
审核人:杨熙 2021年10月08日
批准人:张昉 2021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