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18122230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原理1/The Theory Of Public Building Design
课程总学时/学分:24/1.5(其中理论24学时,实验0学时)
适用专业:建筑学
一、课程简介
《建筑设计原理2》是建筑学专业必修课程。建筑设计原理是阐述建筑设计理论、设计方法以及设计实践应用的综合性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居住建筑设计原理。本课程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方法、构思途径及居住建筑形象创作的基本原理,力求体现住宅建设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进程。为充分体现住宅建筑设计的本体内涵,按建筑高度、气候区域、功能复合住宅、老年住宅、农村住宅来分门别类进行论述;同时也深入介绍了住宅外部空间、消防规范、国家住宅产业政策、住宅工业化等方面的内容。本课程运用大量的图片和设计案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住宅建筑设计,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目标:
目标1:了解居住建筑的基本知识;
目标2:掌握住宅建筑设计的套型设计和住栋设计;
目标3:掌握公寓建筑设计、居住综合体建筑设计;
目标4:掌握居住建筑造型设计、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目标5:了解居住建筑结构设计、设备设计及电气设计;
目标6:了解居住建筑低碳化设计策略。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与目标的关系
序号 | 课程 目标 | 知识 模块 | 教学内容 | 授课课时 | 教学方法 |
1 | 目标1 | 居住建筑的基本知识 | 1.1 居住建筑功能类型与发展概况 1.2 居住建筑的适居性 1.3 适居性设计的技术标准 1.4 居住建筑的技术经济评价 1.5 居住建筑未来发展趋向 | 4 | 课堂讲授 |
2 | 目标2 | 住宅建筑设计的套型设计和住栋设计 | 2.1 住宅套内生活空间设计 2.2 住宅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 2.3 住宅楼栋类型和基本设计要求 2.4 低层住宅设计、多层住宅设计、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 2.5 适应地域环境特点的住栋设计 | 4 | 课堂讲授 |
3 | 目标3 | 公寓建筑设计、居住综合体建筑设计 | 3.1 公寓建筑的概念及类型、公寓居住单元设计、公寓楼栋设计 3.2 老年公寓设计、学生公寓设计、员工公寓设计 3.3 居住综合体的建筑构成与功能定位 3.4 居住综合体空间组合模式与设计要点 3.5 居住综合体建筑空间形态与城市景观 | 4 | 课堂讲授 |
4 | 目标4 | 居住建筑造型设计、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 4.1 居住建筑造型设计的美学观 4.2 居住建筑造型设计原则 4.3 居住建筑造型设计方法 4.4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概念与特征 4.5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功能与构成 4.6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原则 4.7 规划设计程序与基本设计要求 4.8 道路交通与停车设施规划设计 4.9 绿地景观与活动场地设计 | 6 | 课堂讲授 |
5 | 目标5 | 居住建筑结构设计、设备设计及电气设计 | 5.1 居住建筑结构设计的目标、内容和特点 5.2 居住建筑结构体系的选用与布局 5.3 工业化居住建筑体系 5.4 居住建筑给水与排水设计 5.5 居住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 5.6 居住建筑电气设计 | 4 | 课堂讲授 |
6 | 目标6 | 居住建筑低碳化设计策略 | 6.1 低碳建筑释义 6.2 居住建筑低碳化设计基本原理 6.3 居住建筑低碳化的计算机模拟优化设计 6.4 低碳节能新技术与设备简介 6.5 低碳住宅案例 | 2 | 课堂讲授 |
四、实验或上机内容
无
五、思政知识点
1.知识点一
3.2 老年公寓设计:中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中国人传统思想对于“国家”和“家”的理解,需要有一定的传统文化思想和在地实践才能孕育出适合中国社会的老年公寓,一味地追求发达国家高端的养老设施,并不符合中国国情。
2.知识点二
4.1 居住建筑造型设计的美学观: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师及其代表作分析,如王澍、刘家琨、马岩松等优秀的青年建筑师代表,其建筑设计都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文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延续与发展。鼓励学生要有坚定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切忌盲目跟风,崇洋媚外。
六、考试目的
《建筑设计原理1》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居住建筑的居住行为及空间的深刻理解,掌握低层、多层和高层住宅这三种类型住宅的设计原理,并了解居住建筑的技术设计原理,同时了解当代住宅的发展趋势。
七、考核标准
1.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序号 | 知识模块 | 考核内容 | 考核 要求 | 分值 |
1 | 居住建筑的基本知识 | 1.1 居住建筑功能类型与发展概况 1.2 居住建筑的适居性 1.3 适居性设计的技术标准 1.4 居住建筑的技术经济评价 1.5 居住建筑未来发展趋向 | 1. 居住建筑课程研究框架 2. 居住建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 15% |
2 | 住宅建筑设计的套型设计和住栋设计 | 2.1 住宅套内生活空间设计 2.2 住宅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 2.3 住宅楼栋类型和基本设计要求 2.4 低层住宅设计、多层住宅设计、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 2.5 适应地域环境特点的住栋设计 | 1.居住建筑设计中人体工学的基本知识;住宅各空间的设计要点 2.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方法、套型功能空间的组合设计方法、套型空间尺度控制、住宅标准层平面组合设计、套型空间立体组合(户型绘制及分析) 3.低层、多层住宅形式的设计方法及平面、剖面设计特点(住宅标准层户型绘制) 4.中高层、高层住宅形式的设计方法及平面设计特点、住栋的交通与疏散(住宅标准层户型绘制) 5.适应不同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的住栋设计、不同气候特点的住栋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 | 20% |
3 | 公寓建筑设计、居住综合体建筑设计 | 3.1 公寓建筑的概念及类型、公寓居住单元设计、公寓楼栋设计 3.2 老年公寓设计、学生公寓设计、员工公寓设计 3.3 居住综合体的建筑构成与功能定位 3.4 居住综合体空间组合模式与设计要点 3.5 居住综合体建筑空间形态与城市景观 | 1. 公寓居住单元内组成空间的设计;学生宿舍建筑设计方法及学生公寓住户特点和设计要点 2. 老年公寓建筑设计方法及老年公寓住户特点和设计要点 3. 居住建筑综合体建筑的构成和功能、居住建筑综合体建筑的组合模式和设计要点 | 20% |
4 | 居住建筑造型设计、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 4.1 居住建筑造型设计的美学观 4.2 居住建筑造型设计原则 4.3 居住建筑造型设计方法 4.4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概念与特征 4.5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功能与构成 4.6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原则 4.7 规划设计程序与基本设计要求 4.8 道路交通与停车设施规划设计 4.9 绿地景观与活动场地设计 | 1. 居住建筑造型的发展和分类 2. 居住建筑造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3.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及环境的功能构成 4.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及环境设计的程序 | 15% |
5 | 居住建筑结构设计、设备设计及电气设计 | 5.1 居住建筑结构设计的目标、内容和特点 5.2 居住建筑结构体系的选用与布局 5.3 工业化居住建筑体系 5.4 居住建筑给水与排水设计 5.5 居住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 5.6 居住建筑电气设计 | 1.居住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居住建筑结构设计的应用 2.居住建筑设备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居住建筑设备设计的应用 | 30% |
6 | 居住建筑低碳化设计策略 | 6.1 低碳建筑释义 6.2 居住建筑低碳化设计基本原理 6.3 居住建筑低碳化的计算机模拟优化设计 6.4 低碳节能新技术与设备简介 6.5 低碳住宅案例 | 1.居住建筑低碳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居住建筑低碳化设计的技术手段 | |
2.题目类型及分值分布
(1)填空题,10%
(2)选择题,30%
(3)名词解释,15%
(4)简答题,15%
(5)作图题,20%
(6)论述分析题,20%
3.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本课程成绩为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由至少三次考勤和两次小作业组成,缺勤两次或迟到三次则无平时成绩。
(1)考试方法:院系统考、闭卷
(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
(3)考试时间:100分钟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胡仁禄,周燕珉.居住建筑设计原理(第3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11
[2] 朱昌廉.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3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6
[3] (日)增田奏.住宅设计解剖书.南海出版公司,2018.08
[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学会.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3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12
[5] 《设计家》编著.最新居住建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5
[6] 聂兰生.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04
执笔人:张昉 2021年09月28日
审核人:杨熙 2021年10月08日
批准人:张昉 2021年10月18日